怎么样预防用人单位恶意拖延劳动争议仲裁时间全国人大常委会29日表决通过了《中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这部法律会给劳动者带来些什么便利和权益保障?记者近日采访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孙*树。预防用人单位恶意拖延时间,部分案件可“一裁终局”过去,曾有不少申请仲裁的劳动者抱怨,诉讼程序太复杂、时间太长,实在拖不起。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推行后,这一情况将得到改变。现行劳动争议处置体制是“协商、调解、一裁两审”,其中劳动争议仲裁处置案件的法定一般期限为两个月,人民法院一审的法定一般期限为六个月、二审法定一般期限为三个月。一些用人单位为此进行恶意诉讼以拖延时间,使劳动者不可以得到准时的法律救济。因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仲裁环节规定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这意味着,以后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低于当地月最低薪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与因实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而发生的争议,仲裁裁局即为终局裁局。如此,有益于尽快解决劳动争议,防止增加劳动者的维权时间和本钱。除此之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还缩短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审理期限,由原来的六10日减至四15日,假如确需延期的,延长期限也由过去的低于30日缩短至低于15日。用人单位承担更多举证责任;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以前,劳动者申请仲裁,因为处于信息和资源的弱势地位,不只要承担举证责任,还要付出很多的维权时间和本钱,负担较重。孙*树表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减轻劳动者的负担。在举证责任方面,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倡导有责任提供证据。但同时考虑到用人单位一方在劳动争议过程中,总是占据着信息和资源的优势,尤其是学会和管理着劳动者的档案、薪资发放、社会保险费缴纳等状况和材料,劳动者一般没办法获得,因此又对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做了特别规定,即与争议事情有关的证据是用人单位学会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这部法律还明确,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这也将大大减轻争议当事人,尤其是劳动者的负担。”这减轻了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负担,尤其是对劳动者来讲,大大减少了维权本钱。借助多种途径宣传普及本法;配套手段正在起草中好政策重点在于贯彻落实,这就需要各种具体手段和规定的配套。以后将怎么样结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做好劳动争议处置工作?孙*树表示各种配套手段正在紧张起草中。第一是借助多种途径,向全社会宣传普及这部法律,引导广大劳动者的用人单位正确理解法律的规定,以更好地维护我们的权益。同时,有关部门将抓紧起草配套规定。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根据本法有关规定拟定仲裁规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进行指导。因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抓紧研究拟定有关仲裁工作的配套规定,如组织规则、办案规则、仲裁员管理方法等,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正确指导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拓展。
东方律师网 > 劳动纠纷 >
- 上一篇:先学后付合同有法律效力嘛
- 下一篇:怎么样把握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诉时效
劳动纠纷相关
- 08-17 受伤农民工四年维权终获赔偿
- 08-17 遵守《劳动法》,私企无例外
- 08-17 未收到除名公告可否需要撤销除名决定
- 08-17 拒签劳动合同遭辞退索赔偿可以吗
- 08-17 不给公积金告你上公堂 劳动争议司法讲解给
- 08-17 处置各种劳动纠纷的具体需要
- 08-17 劳工保险争议事情审议方法
- 劳动纠纷热点
- 劳动纠纷知识
- 热门城市